关于牙根吸收的临床思考

发布时间:2020-01-08

正畸人群中,1%~5%的人出现牙根吸收超过1mm。幸运的是,牙根吸收在矫治力终止后就停止,而且根据表面的修复过程随后即可出现。研究表明,保持阶段的第一周就能检测到牙根表面开始修复。因此绝大部分的牙根吸收都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引发牙根吸收的因素有生物学因素和机械力因素。机械力因素与正畸医生有关。

牙根吸收常见于根尖区的生物学原因

1、牙根靠近牙龈中1/3的牙骨质硬度高于根尖区的牙骨质硬度,因此大多数的根吸收常发生于根尖区。

此外,牙骨质硬度还和牙齿受外力有关。分别对牙齿施加轻力和重力结果表明,施加轻力组的牙骨质比重力组的牙骨质更硬一些。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呢?牙骨质硬度和牙骨质表面的矿物质沉积有关(钙、磷酸盐和氟),牙骨质表面矿物质沉积是动态的过程,施加轻力时有助于牙骨质表面矿物质沉积钙化,但是重力时,矿物质沉积钙化过程受阻,从而牙根表面硬度降低。

2、牙周膜纤维的排列方向,使得根尖区牙周膜存储应力最大,在应力作用下牙周膜内破骨细胞激活,使牙根吸收加重。

3、根尖区表面覆盖的牙骨质相对于其他牙根位置的细胞成分少,不容易自我修复。

牙根吸收常见于根尖区的机械力原因

1、力量的大小。

轻力不会出现牙根吸收,25~100gf。

重力容易出现牙根吸收,300~ 500gf。

2、治疗时间。治疗时间越长,根吸收发生几率越大,根吸收越严重(这对那些临床过分纠结牙齿、拿矫治当日子过的患者来说是个噩耗。遇到这种挑剔、追求完美的患者,对大夫的挑战性更大)。

3、牙齿移动的范围。牙齿移动的范围越大,尤其牙根在骨内移动幅度越大越容易出现根吸收。总之控根移动要比控制性倾斜移动更容易引发牙根吸收。临床提示:有牙根吸收的患者,尽量不拔牙,矫治的目标应该局限于排齐,不要做过多的前牙转矩控制。上颌切牙往往是全牙列中移动范围最大的,所以牙根吸收常见于上颌切牙。

4、矫治器的种类。每次商家推出一种新的托槽,都会吹噓一下:我们的托槽不会引起牙根吸收,具有更好的生物学特性。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矫治器的种类和牙根吸收没有相关性。和矫治技术同样无关。有句话说得好:牙齿不知道使用了什么托槽,它只能感受到矫治力。如果种植钉不小心划伤牙根会怎样?好消息是:没事,别担心,牙周膜损伤在0.5mm范围之内,5周内牙周膜可以自行愈合,牙根自行完成修复。

整形图片

整形资讯

整形美容项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