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治疗与牙周硬组织健康的关系及处理(2)
发布时间:2019-08-05
发布时间:2019-08-05
研究发现,开放性龈外展隙主要是由于龈乳头部分或全部缺失造成的,与之相关的因素包括邻牙触点到牙槽嵴顶的垂直距离、牙周支持组织的丧失、年龄、牙根角度异常、牙冠形态不规则、牙齿排列位置、牙龈生物型等。Tarnow等发现,当两个相邻天然牙邻面触点到牙槽嵴顶的垂直距离≤5 mm时,龈乳头的存在率为98%,几乎没有黑三角发生;如果距离为6 mm,龈乳头的存在率下降为56%,只能看到部分龈乳头充满楔状隙;当距离≥7 mm时,龈乳头存在率则下降为27%。在亚洲人的研究中也获得相同的结果,邻面触点到牙槽嵴顶距离5 mm以内龈乳头100%充填邻间隙,6 mm和7 mm时充填率分别下降为51%和23%。Cho等发现,邻牙牙根之间水平距离为1 mm时,有77.8%的龈乳头存在,随着邻牙牙根间水平距离的增大,龈乳头逐渐消失,当水平距离超过4 mm时几乎完全消失,而被开放性龈外展隙取代。Kolte等发现:垂直距离为4 mm时完整龈乳头的存在率为85.7%;水平距离为0.5~1 mm时,存在率为78.5%;随着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增大,龈乳头的存在率越来越低。研究发现,在龈乳头吸收的影响因素中,垂直距离增加是龈乳头高度降低的决定性因素。对于不同的牙龈生物型,厚龈生物型含有更丰富的纤维,而且牙冠形态多为方圆形或卵圆形,邻接点位置相对较靠近牙颈部,对牙龈退缩的抵抗性明显优于薄龈生物型和尖圆形牙冠的牙。
随着正畸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开始接受正畸治疗,其中有部分患者由于存在持续的牙周炎症会导致牙周支持组织丧失,同时正畸患者通常较未接受正畸治疗者发生更多的牙槽骨吸收,从而导致黑三角的发生。正畸过程中的骨吸收与患者的年龄呈正相关,与初始骨高度呈负相关,而与治疗周期、牙齿水平或垂直移动量无关。由此可见,当牙槽嵴由于炎症或其他原因发生垂直向吸收时,牙槽嵴顶和邻接点的距离相应增加,同时两相邻牙根之间的水平距离也会相应增宽,导致龈乳头失去足够的支撑,发生不同程度的龈乳头缺失。
Nordland和Tarnow根据接触点、唇侧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和邻间釉牙骨质界(interproximal cementum enamel junction,iCEJ)共3个参照点对龈乳头缺失进行分类,具体方法见图2。正常:龈乳头充填于牙间接触点或接触区;Ⅰ类:龈乳头尖端位于牙间接触点和iCEJ的冠方,存在间隙但未见iCEJ;Ⅱ类:龈乳头尖端位于iCEJ水平或位于iCEJ根方,但仍位于唇侧釉牙骨质界冠方,可见iCEJ;Ⅲ类:龈乳头消失,位于唇侧釉牙骨质界水平或者唇侧釉牙骨质界的根方。Mon-tevecchi等发现,中切牙的龈乳头在水平宽度和垂直高度的吸收上均较其他龈乳头更显著。
开放性龈外展隙的风险可通过正畸治疗前对牙周状况的全面检查进行评估,应用放射检查如根尖X线片或锥形束CT检查邻间牙槽嵴顶的高度,以及邻牙牙根之间的距离,还有牙冠形态、牙龈生物型等等。正畸治疗中可通过邻面片切改变邻牙接触点位置调整龈乳头充盈状态,还应该尽量将邻牙牙根平行排列,使得邻牙触点尽量靠近,形成位于牙冠中份的面接触,而不是靠近切端的点接触。